[其他]
织物起球的原理、变化及测试和评定
[复制链接]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12:31:40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织物起球(pilling)的原理和变化8 w" c7 @0 D7 R( s2 S
织物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受到摩擦,使其表面的纤维端被牵、带、钩、挂拔出,并在织物表面形成毛羽的现象称为起毛。随毛羽逐渐被抽拔伸出,一般超过5mm以上时,再承受摩擦,这些纤维端会互相钩接、缠绕形成不规则球状的现象称为起球。织物随着使用中继续摩擦,纤维球逐渐紧密,并使连在织物上的纤维受到不同方向的反复折曲、疲劳以至断裂,纤维球便从织物表面脱落,但此后折断头端的纤维毛羽还会在使用中继续被抽拔伸出并再次形成纤维球。新织物在使用的开始阶段,纤维球数量会逐渐增加,并随摩擦时间的延长,最先形成的纤维球开始脱落,但这时纤维球的总量却在增加,当到达一定时间后,纤维球的脱落数量与新增数量逐渐持平,而后纤维球总量开始逐渐下降。当纤维刚硬不易弯曲缠绕时,织物表面不易起球;当织物内纤维相互缠结较紧密、纱线捻度较高、织物紧度较高且摩擦因数较大时,织物表面的纤维端不易被抽拔伸出,起毛起球较少;当纤维耐重复弯曲疲劳强度较低时,织物表面的纤维球较容易脱落,从而使纤维球总量较低。% A/ j$ y( L, J
织物起毛起球后,会改变其表面的光泽、平整度、织纹和花纹,并浮起大量颗粒,严重影响织物的外观和手感。* O# v/ O- j( k- O6 o
疲劳强度, 纺织品, 光泽, 延长, 影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收藏0
评分
转播
分享
淘帖0
相关帖子
• GB/T 24218.5-2016 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 第5部分:耐机械穿透性的测定(钢球顶..
• FZ/T 01137-2016 纺织品 荧光增白剂的测定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fluorescent...
• 全球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解读
• 4月9日起纺织品进境行邮税由25%降为20%
• GB∕T 38923-2020 废旧纺织品分类与代码,PDF
• 红绿蓝杯第十二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 GB∕T 18885-2020 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PDF
• GB∕T 4146.1-2020 纺织品 化学纤维 第1部分:属名,PDF
• 2022年一季度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11.2%
• “东进杯(原红绿蓝杯)”第十四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12:32:14
|
只看该作者
, M5 u7 r7 |6 q) B* w2.起球的测试和评定
0 v+ P- u4 W- S( e3 k将被测试样固定在水平圆盘上,使其在一定压力下转动摩擦一定转数后,取下与起球标准样品照片比较纤维球数量、大小、松紧程度进行评级,共分五级,5级最优,1级最差。或者将被测试样固定在金属圆管外,置于方形滚箱中滚动,与滚箱内壁的材料(软木或橡胶粒)摩擦一定次数后取出,将试样展开与标准样照对比评级,5级最优,1级最差。过去美国标准规定,将织物试样置于内壁贴有砂布的金属筒内高速旋转翻滚一定时间后,取出与标准样照比照评级,但此方法目前已逐渐停止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